就冬奧延慶賽區服務保障工作 區委副書記黃克瀛答記者問
記者提問:
雪上項目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大,特別是延慶賽區的高山滑雪項目,對天氣預報的要求更為嚴苛,延慶賽區是如何做好氣象服務保障的?
區委副書記 黃克瀛:
對冬奧會雪上項目來說,氣象條件至關重要。為做好冬奧氣象服務保障工作,延慶賽區成立了由49人組成的冬奧會氣象服務保障分中心。
在氣象監測方面,延慶賽區建成了“三維、秒級、多要素”的冬奧氣象監測網絡,通過自動氣象站、天氣雷達、微波輻射計等探測設備,提供了覆蓋賽區及周邊的天氣實時監測數據。
在預報方面,延慶賽區建立了“分鐘級、百米級”冬奧預報服務系統,實現了延慶賽區100米分辨率10分鐘跟進循環,可模擬近百個天氣形勢下延慶賽場三維氣象高清模擬數據集,做到零到十天無縫隙實時預報預警。
為做到更加精準預報,延慶賽區還在核心區建立多個氣象觀測點位,其中最高的觀測點海拔達到2198米。
2月6日,原定于11時開始的高山滑雪男子滑降比賽因天氣原因推遲至2月7日12時舉行,期間,預報團隊逐小時研判風速變化,及時通報天氣情況。
自2月6日決定比賽推遲之后,延慶賽區氣象團隊從6日至9日持續加強氣象聯動會商,嚴密監視天氣動向,提供精準的氣象服務,最終,良好的氣象條件確保了高山滑雪男子滑降比賽于12時如期舉行。
對于此次競賽日程調整,冬奧會高山滑雪主裁判馬庫斯·瓦爾德納也對延慶賽區專業精準的氣象服務給予了充分肯定。
記者提問:
延慶賽區承擔著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的比賽,這些比賽都屬于高風險運動,運動員在訓練比賽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傷,延慶賽區是如何做好醫療服務保障工作的?
區委副書記 黃克瀛:
延慶在籌備辦賽和賽事舉辦的過程中,始終將保障運動員和所有工作人員生命健康安全作為重中之重的首要關鍵。
在運動員救治方面,延慶賽區采取了場館內和場館外緊密協作,緊密聯動的救治方式,在風險最大的高山滑雪比賽項目中,延慶賽區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共設置4個運動員醫療站、2個觀眾醫療站、20個FOP醫療站,安排8個救護車組和2架直升機參與救援,整個醫療團隊包括外籍滑雪醫生、國內滑雪醫生、醫療站人員等共計180人。
在場館外,延慶區醫院專門建設了冬奧醫療保障中心,中心內目前有108人的醫療保障團隊,其中北醫三院派駐41位專家,市三級??漆t院支援7位專家,進一步強化了醫療救治力量。
在醫療救治方面,延慶實行了三級診療流程,運動員受傷后,場館醫療團隊會第一時間進行現場救治,由場館醫療經理安排救護車組或直升機將患者轉運至定點醫院的冬奧醫療保障中心,救護車轉運用時30分鐘,直升機轉運用時15分鐘;在定點醫院,根據病情不同,會安排專業醫護力量進入冬奧醫療保障中心,進行救治,同時,可以通過5G醫療系統,對病人進行遠程醫療;對確需轉至更高級別醫院的病人,還會開通綠色通道,確保轉運過程快速、安全、高效。截至目前,冬奧醫療保障中心已累計為121名涉奧人員提供醫療服務,其中包括7名運動員。
在此和大家分享一個案例,1月31日,有一名外籍技術官員突發疾病,在市級專家指導下,病人被迅速運送到延慶區的定點醫院,經過全力救治之后,很快脫離生命危險。后來,病人被轉運到北醫三院進行救治,患者于2月6日下午出院,出院前他給所有醫護人員寫了一封感謝信,他表示能夠快樂健康地出院,正是因為有了醫護人員地專業救治和精心照顧,并用“英雄”稱號對所有醫護人員表示由衷感謝。這一點也是我們在整個醫療救助中所追求的。
